亚博登录器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亚博登录器 > 新闻动态 >

红斑狼疮秘验方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3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
        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。红斑狼疮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盘状红斑狼疮、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,后者是一种介于前两者的皮肤病变。

        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,是红斑狼疮中病情最轻的类型,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,约5%的患者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。皮肤损害初起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,绿豆至黄豆大,表面有黏着性鳞屑,以后逐渐扩大,呈圆形或不规则形,边缘色素明显加深,略高于中心。中央色淡,可萎缩、低洼,整个皮损呈盘状(故名盘状红斑狼疮)。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。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。系统性红斑狼疮能累及身体多系统、多器官,在患者的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。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,每次复发都有可能加重病情。

        红斑狼疮中医称为“红蝴蝶”、“鬼脸疮”等。其病因常为禀赋不足,肾阴亏损,虚火内生,不能耐受日光热度,两热相搏,壅阻肌肤而发,内蕴脏腑而成。

一、治疗方

(一)内治处方

1.叶氏狼疮方

【组方】白花蛇舌草25g,紫草10g,半枝莲20g,全蝎2g(或蜈蚣2条),丹参15g,益母草15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化瘀通络。主治狼疮肾炎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【处方来源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任高教授经验方。

2.狼疮方

【组方】秦艽30g,苦参15g,大血藤30g,当归15g,生黄芪60g,防风30g,黄连12g,乌梢蛇20g,漏芦12g,丹参15g,党参20g,山茱萸12g,黄柏10g,生甘草10g,炙大黄30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。主治红斑狼疮,症见全身乏力,肌肉关节酸痛,高热,皮肤发斑,出血,烦躁,舌红紫暗,苔黄白腻,脉细数无力。

【加减】出现神志障碍症状者,加玳瑁;岀血者,加白茅根、地黄、牡丹皮;小便淋漓者,加海金沙、车前子;阴虚者,加沙参、玄参、石斛、玉竹;头晕眼花者,加川芎、菊花、钩藤;失眠者,加莲子心;阴虚明显者,加黄精、冬虫夏草;心慌、心悸者,加紫石英;血瘀明显者,加三棱;血热红斑者,加鸡冠花、玫瑰花;腹胀者,加厚朴、香附;气虚毒热未清者,重用秦艽、乌梢蛇、黄芪;胸闷、气郁者,加厚朴、紫苏梗;关节疼痛者,加刘寄奴、伸筋草;腰背疼痛者,加菟丝子、川续断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分3次服。

【处方来源】朱强伟。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治疗。中医药管理杂志,2006,14(4):53-54。

图片

      3.  喻氏红斑狼疮方

【组方】太子参15g,生黄芪30g,当归10g,山茱萸15g,白马骨15g,楤木20g,鬼箭羽30g,半枝莲15g,乌韭5g、天仙藤15g、何首乌藤15g、蜂房15g、益母草20g、黄精30g、菟丝子15g。

【功效主治】益气养阴,活血通络,解毒化瘀。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。

【加减】(1)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活动期以清热解毒为主,本方去太子参、生黄芪、当归、山茱萸、菟丝子等,加生石膏30g、板蓝根20g、十大功劳20g,生玳瑁20、紫草20g、赤芍10g、牡丹皮10g,着重清热凉血,解毒化瘀。(2)红斑狼疮合并肾功能损害,有蛋白尿、管型、尿中有红细胞等,本方加蝉蜕15g、琥珀6g、鸭跖草20g、下山蜈蚣(草药)20g,去黄精、菟丝子、山茱萸。若肌酐、尿素氮升高,加萆薢20g、石菖蒲6g、土茯苓30g以分清别浊。(3)红斑狼疮合并肝功能受损,本方去黄精、菟丝子,加绣花针(草药)30g、茵陈10g、地耳草(田基黄)15g。(4)若合并心肌损害,则加五味子10g、麦冬10g。

【制法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3次,每次煎150~200ml,分别于三餐饭后服。

【总结】本方对慢性系统红斑狼疮有良好疗效,服用本方可以较为顺利地撤减激素及免疫抑制药。对于急性发作期、慢性活动期红斑狼疮及合并多脏器损害者亦可应用本方加减化裁。应用本方治疗数百例红斑狼疮患者,大多数临床症状消失,可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
【处方来源】江西中医药大学喻文球主任医师经验方。

        4.钟氏红斑狼疮方

【组方】青蒿(后下)、秦艽各10g,甘草、牡丹皮各6g,玄参、地黄、鳖甲(先煎)、水牛角(先煎)各15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入络搜邪。主治红斑狼疮。

【加减】热盛、班疹红赤者,加蓼大青叶、紫草;浮肿者,加玉米须;痹痛者,加乌梢蛇、络石藤;胃纳不佳者,加麦芽、鸡内金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【处方来源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嘉熙主任医师经验方。

        5.狼疮汤

【组方】白花蛇舌草30g、水牛角粉16g(冲)、雷公藤(去皮)15g、白鲜皮15g、紫草15g、地黄30~80g、牡丹皮10g、赤芍10g、蜂房10g、白芷10g、茯苓10g、锦灯笼15g,茜草根15g。

【功效主治】解毒清热,凉血化瘀。主治红斑狼疮气营两燔,毒瘀痹络,邪实正未虚之早、中期服用。

【加减】热甚者,可加生石膏;口干咽燥者,加玄参、麦冬;便秘者,加川大黄;口唇溃烂者,加黄连、栀子;小便不利者,加瞿麦、扁蓄;气虚者,可加生黄芪、西洋参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
【处方来源】包头铁路医院齐文野主任医师经验方。

        6.消毒灵

【组方】地黄20g、赤芍15g、牡丹皮15g、牛膝15g、苦参15g、蒲公英20g、紫花地丁20g、天花粉15g、当归15g、连翘15g、黄芩15g、甘草10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心火,凉血热,解热毒。主治红斑狼疮。

【制法用法】先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,再放文火上煎煮30分钟,每剂煎2次,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。每日1剂,早晚各服1次。

【处方来源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韩百灵主任医师经验方。

        7.地黄养阴清热方

【组方】地黄30g,女贞子9g,黄精12g,川续断9g,玄参30g,黄柏9g,桔梗4.5g,杏仁9g,牡蛎30g,连翘3g,绿豆12g,黑豆12g。

【功效主治】补肾,养阴,清热解毒。主治红斑狼疮。

【加减】阴阳两虚者,加党参9g,知母5g,吴茱萸9g,杜仲12g,酸枣仁9g,大枣5枚;虚实夹杂者,加桂枝3g,知母3g,牡丹皮6g,栀子9g,黄芩4.5g,金银花9g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【处方来源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万章经验方。

图片

        8.倍芪虫蛇方

【组方】(1)生黄芪60~90g、大血藤24~30g、玄参15g、地黄24~30g、板蓝根30g、紫草30g、桑寄生24g,淫羊藿24~30g,丹参24~30g、生蒲黄9g,威灵仙15~24g,蜈蚣2条,全蝎9g,土鳖虫9g,乌梢蛇9g,琥珀末9g,甘草30g,鸡内金9g。水煎服。(2)半枝莲30g,白花蛇舌草30g,瞿麦根30g,石大年30g,苦荞头15~30g,白首乌15~24g、无花果30g,蛇头一颗草30g,水煎服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,养阴益气,健脾除湿。主治红斑狼疮。

【制法用法】上述两方可同时煎服。

【加减】(1)方中虫药不全,可选加白花蛇、蕲蛇、僵蚕、地龙等;(2)方中前5种可选用2~3种,如后3种缺,亦可从略。

【总结】本方重用解毒、扶正之品,治疗红斑狼疮邪毒炽盛、阴虚阳亢之症侯,可取得较好疗效。

【处方来源】成都中医药大学王渭川老中医经验方。

        9.化斑解毒汤

【组方】制首乌12g、桑椹子15g、紫草10g、土茯苓15g、虎杖30g、生地黄15g、牡丹皮10g、水牛角30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营解毒,补肾滋阴。主治系统型红斑狼疮的营阴热毒证,对以皮损为主者亦可选用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【处方来源】汪履秋经验方。

        10.张氏狼疮方

【组方】蒲公英30g、紫草15g、连翘12g、银花12g、七叶一枝花15g、地丁草5g、甘中黄9g、生薏苡仁30g、当归10g、鹿衔草15g、泽泻12g、人造牛黄1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化湿,凉血解毒。主治红斑性狼疮之湿热瘀毒证,症见面红发斑,鼻准红紫,或见手背及其他部位出现斑疹。

【制法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【加减】如见斑色暗者,属阴毒,上方去人造牛黄、甘中黄、地丁草,而加炙麻黄、鹿角霜、鹿角胶、肉桂等;若见斑色红,或见肿块甚至有毒积化脓者,为阴毒热郁,可加败酱草、元参、青蒿等;若饮食有碍,肢体困乏,当去七叶一枝花,而加白术、黄芪。

【处方来源】张绚邦经验方。

(二)外治处方

        清凉膏

【组方】当归30g,紫草6g,大黄面4.5g,香油480g,蜂蜡120g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痛。主治红斑狼疮。亦治烫伤、烧伤等;多形红斑(血风疮)、牛皮癣(白疕)等炎症性干燥脱屑皮损。

【制法用法】以香油浸泡当归、紫草2~3日后,用微火熬至焦黄,离火,将油滤净去滓,再入蜂蜡加火熔匀,待冷后加大黄面搅匀成膏,外敷患处,每日1~2次。

【处方来源】范瑞强,禤国维。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。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1996。

图片

(三)针灸处方

        1.毫针

【取穴】百会、风池、大椎、曲池、合谷、肾俞、足三里、血海、太冲。

【方解】祛风选用风池、合谷,清热选用大椎、曲池,益气选用肾俞、足三里,调血选用血海、太冲,百会为调节诸经之穴。

【操作】进针得气后,以捻转结合提插,施平补平泻法,留针30分钟,隔日1次。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,疗效不显者再续一个疗程,2个疗程之间间隔不超过14天。

【主治】红斑狼疮初期。

【处方来源】王宏亮,汪英华。祛风温阳通络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。上海中医药杂志,2000,34(5):21-23。

        2.毫针加皮肤针

【取穴】肝俞、肾俞、脾俞、曲池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夹脊穴。

【操作】以肝俞、肾俞、脾俞为主重手法刺激,配合曲池、足三里、三阴交平补平泻,以皮肤针叩刺夹脊穴,以出血为度。

【主治】红斑狼疮属气血亏虚兼血瘀证。

【处方来源】张利众,白小莉。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。光明中医,2006,21(5):68。

二、调理方

1.海带荷叶扁豆粥

【组成】水发海带50g,鲜荷叶3张,白扁豆50g。

【制法用法】将扁豆洗净加水煮八成熟,放入切碎的海带和切碎的鲜荷叶,共同煮烂成粥。

【说明】海带性咸寒,可清热利水;荷叶有清热解暑健脾的作用;扁豆味甘性平,有健脾和中、消暑化湿的功效。本食疗方适用于早期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,有低热尿少、便干胃口不佳者。

        2.柴胡根丝瓜薏仁汤

【组成】柴胡30g,嫩丝瓜1条,薏苡仁50g。

【制法用法】将柴胡入锅,加水煎煮,去渣留汁;嫩丝瓜去皮切段;将薏苡仁用柴胡汁煮烂,加丝瓜煮5分钟即成。

【说明】柴胡有清热凉血疏肝的作用,丝瓜性甘凉,凉血解毒,用于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或感冒时。红斑狼疮患者的注意事项:在急性活动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,但当药物已能充分控制症状时,应鼓励其活动,以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工作,儿童尽可能复学。应注意劳逸结合,最好是低脂肪膳食。

        3.黄芪党参大枣粥

【组成】黄芪60g,党参30g,大枣10枚,糯米100g。

【制法用法】黄芪、党参同煮去渣取汁;糯米、大枣共同下锅煮粥后,兑入药液煮片刻,加入白糖适量,食用。

【说明】黄芪性味甘平,入肺、脾经,有补气益中、固表止汗的作用;党参性味甘平,入肺、脾经,有补气益肺、养血生津的作用;大枣性味甘温,入肺、胃经,可健脾胃、调和百药、益气生津;糯米性味甘温,入脾、胃、肺经,补中益气,治口渴、尿多。本方具有益气养阴、滋补肝肾之功,用于红斑狼疮伴有心悸、胸闷气短、心烦不眠、四肢乏力、腰酸软、盗汗、脱发、咽干口燥、精神倦怠、面色苍白、舌红苔少、脉细弱等气阴两伤表现者。

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、个性化治疗,所有处方均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切勿自用。所列处方仅供参考学习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亚博登录器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